登蒲塘驛沿路見泉谷村墅忽想京師舊居追懷昔年

青山導騎繞,春風行旆舒。 均徭視屬城,問疾躬里閭。 煙水依泉谷,川陸散樵漁。 忽念故園日,復憶驪山居。 荏苒斑鬢及,夢寢婚宦初。 不覺平生事,咄嗟二紀餘。 存歿闊已永,悲多歡自疏。 高秩非爲美,闌干淚盈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行旆(pèi):行進的旗幟。
  • 均徭:公平地分配徭役。
  • 屬城:下屬的城鎮。
  • 問疾:探問疾病。
  • :親自。
  • 里閭:鄉里。
  • 樵漁:打柴和捕魚的人。
  • 荏苒(rěn rǎn):時間漸漸過去。
  • 斑鬢:花白的鬢髮。
  • 夢寢:夢中。
  • 婚宦:結婚和做官。
  • 咄嗟(duō jiē):嘆息聲。
  • 二紀:二十四年。古代以十二年爲一紀。
  • 存歿(mò):生存和死亡。
  • 闌干:欄杆。

翻譯

青山引導着騎馬的人繞行,春風中行進的旗幟舒展開來。 我公平地分配徭役給下屬的城鎮,親自探問鄉里的疾病。 煙霧和水面依偎着泉谷,川流和陸地上散佈着打柴捕魚的人。 忽然想起故園的日子,又回憶起驪山的居所。 時間漸漸過去,花白的鬢髮已經到來,夢中回憶起結婚和做官的初期。 不知不覺中,平生的事情,嘆息聲中已經過去了二十四年多。 生存和死亡的距離已經遙遠,悲傷多而歡樂自然就少了。 高高的官職並非我所追求的美好,欄杆上淚水盈滿了衣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對過去生活的懷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青山」、「春風」等自然元素與「均徭」、「問疾」等社會活動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對民生疾苦的關懷。後半部分則轉爲對個人經歷的回憶,抒發了對逝去歲月的無奈和對故園的深情。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韋應物詩歌的典型風格。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