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鬆

· 孟郊
雖爲青松姿,霜風何所宜。 二月天下樹,綠於青松枝。 勿謂賢者喻,勿謂愚者規。 伊呂代封爵,夷齊終身飢。 彼曲既在斯,我正實在茲。 涇流合渭流,清濁各自持。 天令設四時,榮衰有常期。 榮合隨時榮,衰合隨時衰。 天令既不從,甚不敬天時。 鬆乃不臣木,青青獨何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伊呂:指伊尹和呂尚,古代賢臣,分別輔佐商湯和周武王。
  • 夷齊:指伯夷和叔齊,古代賢人,因不願食周粟而餓死。
  • 涇流:涇河的水,清澈。
  • 渭流:渭河的水,渾濁。
  • 四時:四季。
  • 常期:固定的周期。

繙譯

雖然擁有青松的姿態,但霜風來臨時又該如何適應。二月時,天下樹木都比青松枝條更綠。不要以爲這是賢者的比喻,也不要以爲這是愚者的教訓。就像伊尹和呂尚得到了封爵,而伯夷和叔齊卻終身飢餓。那些彎曲的道理既然存在,我正是基於此。涇河的水與渭河的水滙郃,清澈與渾濁各自保持。天命設定了四季,繁榮與衰敗有其固定的周期。繁榮應隨著時令而繁榮,衰敗也應隨著時令而衰敗。既然天命不遵循,那是非常不敬天時的。松樹作爲不臣服的樹木,爲何還能保持青翠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青松的描繪,隱喻了詩人對時世的不滿和對個人命運的感慨。詩中“伊呂代封爵,夷齊終身飢”一句,對比了賢臣與賢人的不同命運,表達了對社會不公的批判。後文以涇渭分明比喻清濁自持,強調了天命與時令的重要性,以及對不敬天時的批判。最後,詩人以松樹的不屈不撓,來象征自己堅守原則、不隨波逐流的精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理想與現實的深刻思考。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

孟郊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