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殷山人說易後歸幽墅

· 孟郊
夫子說天地,若與靈龜言。 幽幽人不知,一一予所敦。 秋月吐白夜,涼風韻清源。 旁通忽已遠,神感寂不喧。 一悟祛萬結,夕懷傾朝煩。 旅輈無停波,別馬嘶去轅。 殷勤荒草士,會有知己論。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龜(líng guī):古代傳說中的神龜,常用來象徵長壽和智慧。
  • (dūn):敦厚,這裏指深沉的思考或研究。
  • (yùn):這裏指風聲和諧悅耳。
  • 旁通(páng tōng):廣泛地理解或領悟。
  • 神感(shén gǎn):精神上的感應或領悟。
  • (qū):消除,解除。
  • (zhōu):古代指車轅,這裏指車。
  • (yuán):車轅,這裏指車輛。
  • 荒草士(huāng cǎo shì):指在荒野中孤獨的學者或隱士。

翻譯

夫子談論天地之道,彷彿在與神龜對話。 這些深奧的道理,人們大多不知,而我卻深感興趣。 秋夜的月光清澈,涼風在清泉邊奏出悅耳的旋律。 我們的討論逐漸深入,精神感應寧靜而深遠。 一旦領悟,便解開了心中的許多糾結,夜晚的煩憂也隨之消散。 旅行的車輪不停轉動,離別的馬兒在車轅旁嘶鳴。 在荒草叢中,殷勤的學者啊,終會遇到理解你的知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孟郊與殷山人深夜討論易經的情景,通過秋夜的月光和涼風,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深遠的氛圍。詩中「夫子說天地,若與靈龜言」展現了討論的深奧與神祕,而「一悟祛萬結,夕懷傾朝煩」則表達了領悟後的心靈解脫。最後,詩人以「殷勤荒草士,會有知己論」寄託了對殷山人未來能遇知音的美好祝願,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孤獨求道者的同情與理解。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知識追求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