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幼遐君貺兄弟同遊白家竹潭

清賞非素期,偶遊方自得。 前登絕嶺險,下視深潭黑。 密竹已成暮,歸雲殊未極。 春鳥依谷暄,紫蘭含幽色。 已將芳景遇,復款平生憶。 終念一歡別,臨風還默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幼遐: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君貺:人名,可能是幼遐的兄弟。
  • 白家竹潭: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清賞:清雅的欣賞。
  • 素期:預先的期待。
  • 絕嶺:極高的山嶺。
  • 深潭:深邃的水潭。
  • 殊未極:還沒有盡頭。
  • 依谷暄:依傍山谷而溫暖。
  • 含幽色:蘊含着幽靜的色彩。
  • 芳景:美好的景色。
  • 復款:再次深談。
  • 平生憶:一生的回憶。
  • 默默:無聲無息。

翻譯

清雅的欣賞並非預先期待,偶然的遊玩才感到自在。 我們前去攀登極高的山嶺,險峻無比,向下看去,深邃的水潭顯得幽暗。 密集的竹林已經籠罩在暮色之中,歸去的雲朵似乎沒有盡頭。 春鳥依傍着溫暖的山谷,紫蘭花蘊含着幽靜的色彩。 已經遇到了這美好的景色,又再次深談起一生的回憶。 最終想到即將歡樂的別離,面對着風,我默默無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朋友一同遊玩白家竹潭的情景,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中「清賞非素期,偶遊方自得」展現了作者對意外之喜的感慨,而「終念一歡別,臨風還默默」則透露出對即將到來的離別的淡淡憂傷。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韋應物詩歌的典型風格。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