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靈巖寺

始入鬆路永,獨忻山寺幽。 不知臨絕檻,乃見西江流。 吳岫分煙景,楚甸散林丘。 方悟關塞眇,重軫故園愁。 聞鍾戒歸騎,憩澗惜良遊。 地疏泉谷狹,春深草木稠。 茲焉賞未極,清景期杪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xīn):喜悅,高興。
  • 臨絕檻:站在極高的欄杆邊。
  • 西江:指長江。
  • 吳岫(xiù):吳地的山峯。
  • 楚甸:楚地的原野。
  • 關塞眇:關塞遙遠。
  • (zhěn):悲痛。
  • (qì):休息。
  • 杪秋(miǎo qiū):晚秋。

翻譯

開始進入松林小路,感到非常幽靜,獨自欣喜于山寺的清幽。 不知道站在極高的欄杆邊,竟能看到西江的流水。 吳地的山峯分隔了煙霧繚繞的景色,楚地的原野散佈着林木和丘陵。 這才領悟到關塞的遙遠,更加深了對故園的思念和愁緒。 聽到鐘聲,提醒我該回去了,在澗邊休息時,珍惜這次美好的遊歷。 地方偏僻,泉水和山谷都很狹窄,春天深了,草木茂盛。 這裏的景色還未賞盡,期待在晚秋再次欣賞這清幽的景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韋應物遊靈巖寺時的所見所感。詩中,「始入鬆路永,獨忻山寺幽」表達了詩人對山寺幽靜之美的喜愛。通過「臨絕檻」而「見西江流」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登高望遠的壯闊視野。後文通過對吳岫、楚甸的描繪,以及對關塞遙遠和故園愁緒的感慨,抒發了詩人對遠方和家鄉的深深思念。結尾處,詩人表達了對未盡景緻的留戀和對未來再遊的期待,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無限熱愛和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韋應物詩歌的清新自然和深情內斂。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