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臨路有孤鬆往來斫以爲明好事者憐之編竹成楥遂其生植感而賦詩

孤鬆停翠蓋,託根臨廣路。 不以險自防,遂爲明所誤。 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籬護。 猶有半心存,時將承雨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uó):砍削。
  • (xuàn):籬笆。
  • 生植:生長。
  • 翠蓋:形容松樹枝葉茂密如蓋。
  • 托根:紥根。
  • :這裡指人們爲了照明而砍伐松枝。
  • 藩籬:籬笆,這裡指保護措施。
  • 雨露:比喻恩澤。

繙譯

孤松如翠綠的華蓋,紥根在寬濶的路旁。 不因險境自我防護,終被照明之需所誤傷。 幸得仁慈之人的好意,用竹籬笆重重保護。 它仍存半分生機,時常接受雨露的滋養。

賞析

這首詩通過孤松的遭遇,隱喻了作者自身的經歷和感慨。孤松因未自防而遭砍伐,象征了作者在政治鬭爭中未能自保而遭貶謫。後文提到孤松得到保護,仍有生機,暗示了作者對未來的一線希望。詩中“幸逢仁惠意”一句,表達了作者對仁人志士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寄寓了對社會公正和人文關懷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躰現了柳宗元詩歌的深沉與含蓄。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郡(今山西永濟縣)人,著名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爲三十卷,名爲《柳河東集》。因爲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爲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