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淮南中書相公見寄
揚州隋故都,竹使漢名儒。
翊聖恩華異,持衡節制殊。
朝廷連受脤,臺座接籲謨。
金玉裁王度,丹書奉帝俞。
九重辭象魏,千里握兵符。
鐵馬秋臨塞,虹旌夜渡瀘。
江長梅笛怨,天遠桂輪孤。
浩嘆煙霜曉,芳期蘭蕙蕪。
雅言書一札,賓海雁東隅。
歲月奔波盡,音徽霧雨濡。
蜀江分井絡,錦浪入淮湖。
獨抱相思恨,關山不可踰。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酬:答謝。
- 淮南中書相公:指在淮南地區擔任中書省高級官員的人。
- 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古稱廣陵,曾是隋朝的都城。
- 竹使:指使者,這裏指漢朝的名儒。
- 翊聖:輔佐聖明。
- 持衡:保持平衡,這裏指掌握權力。
- 節制:指揮控制。
- 受脤:古代祭祀時用肉,這裏指接受任命。
- 臺座:指高級官員的職位。
- 籲謨:商議國家大事。
- 王度:帝王的法度。
- 丹書:紅色的書,指詔書。
- 帝俞:帝王的同意。
- 九重:指皇宮。
- 象魏:古代宮門的闕。
- 兵符:調兵的符信。
- 鐵馬:指戰馬。
- 虹旌:彩色的旗幟。
- 渡瀘:渡過瀘水,指遠征。
- 梅笛怨:梅花的笛聲帶有哀怨。
- 桂輪孤:孤獨的月亮。
- 浩嘆:深深的嘆息。
- 芳期:美好的時光。
- 蘭蕙蕪:蘭花和蕙草荒蕪,指美好事物的消逝。
- 雅言:高雅的言辭。
- 書一札:寫一封信。
- 賓海:指東海。
- 雁東隅:雁羣在東方的角落,指書信的傳遞。
- 音徽:音樂的徽記,這裏指音信。
- 霧雨濡:被霧雨浸溼,指音信不通。
- 蜀江:指四川的江河。
- 分井絡:分開的井水,指分離。
- 錦浪:美麗的波浪。
- 入淮湖:流入淮河和湖泊。
- 關山:關隘和山川。
- 踰:越過。
翻譯
答謝淮南中書相公的贈詩,揚州曾是隋朝的故都,使者是漢朝的名儒。輔佐聖明的恩寵非凡,掌握權力的節制獨特。朝廷連續接受任命,高級官員共同商議國家大事。金玉製定帝王的法度,紅色的詔書得到帝王的同意。皇宮辭別了宮門的闕,千里之外掌握調兵的符信。戰馬在秋天來到邊塞,彩色的旗幟在夜晚渡過瀘水。江邊的梅花笛聲帶有哀怨,遠方的月亮孤獨。深深的嘆息在煙霜的早晨,美好的時光蘭花和蕙草荒蕪。高雅的言辭寫成一封信,書信通過東海的雁羣傳遞。歲月的奔波結束,音信被霧雨浸溼。四川的江河分開,美麗的波浪流入淮河和湖泊。獨自懷抱相思的遺憾,關隘和山川無法越過。
賞析
這首詩是武元衡答謝淮南中書相公的贈詩,表達了對相公的敬意和對離別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象徵,如「揚州隋故都」、「竹使漢名儒」等,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江長梅笛怨」、「天遠桂輪孤」,傳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武元衡
唐河南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祖籍幷州文水。字伯蒼。武載德曾孫,武平一孫,武則天曾姪孫。唐德宗建中四年(西元七八三年)登進士第。歴官監察御史、華原縣令、比部員外郎、左司郎中、御史中丞。唐憲宗元和二年(西元八〇七年),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判戸部事。封臨淮郡公,旋出爲劍南西川節度使,儉己寬民,比三年,上下完實。元和八年(西元八一三年),還朝秉政,力主削藩。元和十年(西元八一五年),裴度用兵淮西討呉元濟,王承宗請赦元濟,元衡叱之。六月早朝,爲淄靑藩帥李師道遣刺客殺害。元衡工五言詩,當世流傳,往往被於管絃。其詩藻思綺麗,琢句精妙。張爲《詩人主客圖》奉爲「瑰奇美麗主」。魏泰以爲「武元衡律詩勝古詩,五字句又勝七字」《臨漢隱居詩話》。有《武元衡集》十巻,己佚。《全唐詩》存詩二巻。《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補詩二首。
► 1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