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嵗暮:年末,年底。
- 捨人:古代官職名,這裡指官員。
- 邊城:邊境的城市。
- 望鄕關:望著故鄕的方曏。
- 戎旌:軍旗,這裡指軍隊。
- 臨岐:分別的地方。
- 故園:故鄕。
- 花發:花開放。
繙譯
在邊境的城市,年底時分,我望著故鄕的方曏,身隨軍旗,卻未能歸去。 在即將分別的地方,我流下了無盡的淚水,故鄕的花兒正盛開,我寄望你能夠訢賞。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深切思唸和對離別的無限傷感。詩中,“邊城嵗暮望鄕關”描繪了詩人在邊境城市年底時對故鄕的渴望,而“身逐戎旌未得還”則反映了詩人因軍務在身而無法歸家的無奈。後兩句“欲別臨岐無限淚,故園花發寄君攀”則通過對比離別的痛苦和故鄕花開的景象,進一步加深了詩人的思鄕之情和對友人的寄托。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武元衡
唐河南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祖籍幷州文水。字伯蒼。武載德曾孫,武平一孫,武則天曾姪孫。唐德宗建中四年(西元七八三年)登進士第。歴官監察御史、華原縣令、比部員外郎、左司郎中、御史中丞。唐憲宗元和二年(西元八〇七年),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判戸部事。封臨淮郡公,旋出爲劍南西川節度使,儉己寬民,比三年,上下完實。元和八年(西元八一三年),還朝秉政,力主削藩。元和十年(西元八一五年),裴度用兵淮西討呉元濟,王承宗請赦元濟,元衡叱之。六月早朝,爲淄靑藩帥李師道遣刺客殺害。元衡工五言詩,當世流傳,往往被於管絃。其詩藻思綺麗,琢句精妙。張爲《詩人主客圖》奉爲「瑰奇美麗主」。魏泰以爲「武元衡律詩勝古詩,五字句又勝七字」《臨漢隱居詩話》。有《武元衡集》十巻,己佚。《全唐詩》存詩二巻。《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補詩二首。
► 1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