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使君赴壽州

列郡專城分國憂,彤幨皁蓋古諸侯。 仲華遇主年猶少,公瑾論兵位已酬。 草色青青宜建隼,蟬聲處處雜鳴騶。 千里相思如可見,淮南木落早驚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列郡:各郡。
  • 專城:指州牧、太守等地方長官,意爲獨掌一城政事。
  • 彤幨(chān):紅色的車帷。
  • 皁蓋:黑色的車蓋。
  • 仲華:指東漢名將鄧禹,字仲華。
  • 遇主:得到君主的賞識。
  • 公瑾:指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周瑜,字公瑾。
  • 論兵:談論軍事。
  • 建隼(sǔn):指建立功業,隼爲猛禽,常用來比喻英勇的將領。
  • 鳴騶(zōu):指騎馬的侍從,騶爲古代官吏出行時前導的騎卒。
  • 淮南:地名,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區。
  • 木落:樹葉落下,指秋天。

翻譯

各郡的長官分擔國家的憂慮,紅色的車帷和黑色的車蓋象徵着古代諸侯的尊貴。 仲華在年輕時就得到了君主的賞識,公瑾談論軍事時已經得到了相應的地位。 草色青青,正是建立功業的好時機,蟬聲處處,伴隨着騎馬侍從的鳴叫。 千里之外的相思如果能夠相見,淮南的樹葉落下,早已預示着秋天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是皇甫冉送別崔使君赴任壽州的作品。詩中通過對比古代名將仲華和公瑾的典故,讚美了崔使君的才華和得到的重用。同時,詩中描繪的自然景色,如青青的草色和蟬聲,增添了離別的情感色彩。結尾的「千里相思」和「淮南木落」則表達了詩人對崔使君的深切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詩人的文學功底,也傳達了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和不捨之情。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潤州丹陽(今江蘇鎮江)人,唐代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曆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