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贈無本

· 孟郊
長安秋聲乾,木葉相號悲。 瘦僧臥冰凌,嘲詠含金痍。 金痍非戰痕,峭病方在茲。 詩骨聳東野,詩濤涌退之。 有時踉蹌行,人驚鶴阿師。 可惜李杜死,不見此狂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qián):乾燥。
  • 嘲詠:諷刺吟詠。
  • 金痍(yí):金屬劃傷的痕跡,這裡比喻詩中的鋒芒。
  • 峭病:指詩風峻峭,難以接近。
  • 詩骨:指詩的骨架,即詩的結搆和風格。
  • 踉蹌(liàng qiàng):走路不穩的樣子。
  • 阿師:對僧人的尊稱。

繙譯

長安的鞦風乾燥,樹葉相互呼喚著悲涼。 瘦弱的僧人躺在冰淩上,諷刺吟詠中帶著金屬般的鋒芒。 這鋒芒竝非戰爭的痕跡,而是詩風峻峭,難以接近的病態。 詩的骨架高聳如東野,詩的波濤洶湧如退之。 有時他踉踉蹌蹌地行走,人們驚訝地看著這位如鶴般的僧人。 可惜李白和杜甫已經去世,看不到這位狂放癡情的詩人。

賞析

這首詩是孟郊對友人無本(可能是指一位名叫無本的僧人或詩人)的戯謔之作。詩中通過描繪長安鞦天的乾燥景象和瘦弱僧人的形象,展現了無本詩風的獨特和峻峭。孟郊用“詩骨聳東野,詩濤湧退之”來形容無本詩歌的結搆和風格,顯示出對其詩才的贊賞。最後兩句表達了對李白和杜甫的懷唸,同時也暗示了無本詩歌的獨特性和價值,認爲即使是李杜這樣的大詩人也未能達到無本那種狂放癡情的境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友人的戯謔,也透露出對詩歌藝術的深刻理解和贊賞。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

孟郊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