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談少府

· 李白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 三事或可羞,匈奴哂千秋。 壯士屈黃綬,浪跡寄滄洲。 昨觀荊峴作,如從雲漢遊。 老夫當暮矣,蹀足懼驊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chóu):答謝。
  • 少府:古代官名,這裡指談少府。
  • :古代官職名,縣尉。
  • 倏忽 (shū hū):迅速,很快。
  • 梅生:指梅花,這裡比喻談少府有仙風道骨。
  • 仙骨:比喻超凡脫俗的氣質。
  • 三事:指三公,古代最高的官職。
  • 匈奴:古代北方的遊牧民族。
  • (shěn):嘲笑。
  • 千鞦:指漢武帝的寵臣車千鞦,這裡比喻高官。
  • 黃綬 (huáng shòu):黃色的綬帶,古代低級官員的標志。
  • 滄洲:指隱居的地方。
  • 荊峴:荊州和峴山,這裡指談少府的作品。
  • 雲漢:銀河,比喻高遠的境界。
  • 蹀足 (dié zú):踏步,這裡指行走。
  • 驊騮 (huá liú):駿馬,這裡比喻英才。

繙譯

答謝談少府

你這位縣尉的職位來得迅速,就像梅花一樣擁有仙風道骨。 即使身居三公之位也或許會感到羞愧,因爲匈奴會嘲笑那些高官。 壯士雖然屈居於低級官職,但他的心志卻如浪跡天涯,寄情於隱居之地。 昨天讀到你的作品,感覺就像隨著銀河遨遊一般。 我這個老頭子已經年邁,行走時都害怕遇到駿馬般的英才。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對談少府的答謝之作,詩中贊美了談少府雖然官職不高,但氣質非凡,有著仙風道骨。李白通過對比三公與匈奴的態度,表達了對高官的不屑和對談少府的敬珮。詩的後半部分,李白以自己的老邁與談少府的英才相對比,表達了對談少府才華的贊賞和自己的謙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豪放灑脫的詩風和對人才的尊重。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