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寶鼎詩二首
人生燭上花,光滅巧妍盡。
春風繞樹頭,日與化工進。
只知雨露貪,不聞零落盡。
我昔飛骨時,慘見當塗墳。
青松靄朝霞,縹緲山丁村。
既死明月魄,無復玻璃魂。
念此一脫灑,長嘯祭昆崙。
醉著鸞皇衣,星斗俯可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清寶鼎:道教中的仙境之一,寶鼎象徵煉丹成仙。
- 光滅巧妍盡:光華消失,美麗也隨之一併消逝。
- 化工:自然造化之力。
- 雨露貪:貪戀雨露的滋潤。
- 零落盡:凋零殆盡。
- 飛骨:指死亡。
- 慘見:悲傷地看到。
- 當塗墳:指墓地。
- 青松靄朝霞:青松被朝霞籠罩,形容景色美麗。
- 縹緲:形容山景朦朧不清。
- 山丁村:山中的村落。
- 明月魄:明月的光輝。
- 玻璃魂:比喻清澈透明的靈魂。
- 脫灑:超脫世俗,灑脫不羈。
- 長嘯:大聲呼嘯,表達豪情。
- 昆崙:即崑崙山,傳說中的仙山。
- 醉著:醉後穿着。
- 鸞皇衣:華美的衣服。
- 星斗俯可捫:星斗似乎近在咫尺,可以觸摸。
翻譯
人生如同燭上的花朵,一旦光明熄滅,美麗也隨之消逝。春風吹拂着樹梢,日子隨着自然的造化而前進。只知道享受雨露的滋潤,卻未曾聽到凋零的聲音。我曾在死亡之際,悲傷地看到墓地。青松被朝霞籠罩,山中的村落朦朧不清。一旦明月失去了光輝,清澈的靈魂也不復存在。想到這些,我超脫世俗,大聲呼嘯,向崑崙山致敬。醉後穿着華美的衣服,星斗似乎近在咫尺,可以觸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人生的短暫與自然的永恆,通過對比人生的脆弱與自然的恆久,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和對超脫世俗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燭上花」、「春風繞樹」、「青松靄朝霞」等,營造出一種超然物外的美感。最後幾句詩更是將詩人的豪情壯志和對仙境的嚮往表現得淋漓盡致,展現了一種超越現實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