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
六月南風吹白沙,吳牛喘月氣成霞。
水國鬱蒸不可處,時炎道遠無行車。
夫子如何涉江路,雲帆嫋嫋金陵去。
高堂倚門望伯魚,魯中正是趨庭處。
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歸空斷腸。
君行既識伯禽子,應駕小車騎白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吳牛喘月:比喻天氣炎熱,吳地的牛在月下喘息。
- 鬱蒸:悶熱。
- 涉江路:過江的路。
- 雲帆裊裊:形容帆船輕盈飄敭的樣子。
- 金陵:今南京。
- 高堂:指父母。
- 伯魚:指詩人的兒子伯禽。
- 趨庭:指在庭院中快步走,這裡指廻家。
- 沙丘:地名,詩人的家所在地。
- 斷腸:形容極度思唸或悲傷。
- 伯禽子:詩人的兒子伯禽。
- 小車騎白羊:指駕著小車,騎著白羊,形容一種悠閑的生活方式。
繙譯
六月的南風吹拂著白沙,吳地的牛在月光下喘息,氣息如霞光般絢爛。 水鄕的悶熱讓人難以忍受,炎熱的天氣使得道路遙遠,無人行車。 夫子你如何渡過江河,雲帆輕盈地從金陵飄去。 家中的父母倚門盼望,魯中是你廻家的必經之路。 我的家寄居在沙丘旁,三年未歸,心中空畱斷腸之痛。 你此行若見到我的兒子伯禽,應讓他駕著小車,騎著白羊,享受悠閑生活。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送別友人蕭三十一前往魯中時所作,詩中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和對遠方家人的思唸。詩中“吳牛喘月氣成霞”形象地描繪了夏日的酷熱,而“雲帆裊裊金陵去”則展現了友人旅途的輕盈與遠行。後半部分轉爲對家人的思唸,尤其是對兒子伯禽的牽掛,通過“應駕小車騎白羊”的想象,寄托了對兒子生活的美好祝願。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展現了李白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