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房懷友人岑倫

· 李白
嬋娟羅浮月,搖豔桂水雲。 美人竟獨往,而我安得羣。 一朝語笑隔,萬里歡情分。 沈吟綵霞沒,夢寐羣芳歇。 歸鴻渡三湘,遊子在百粵。 邊塵染衣劍,白日彫華髮。 春風變楚關,秋聲落吳山。 草木結悲緒,風沙悽苦顏。 朅來已永久,頹思如循環。 飄飄限江裔,想像空留滯。 離憂每醉心,別淚徒盈袂。 坐愁青天末,出望黃雲蔽。 目極何悠悠,梅花南嶺頭。 空長滅徵鳥,水闊無還舟。 寶劍終難託,金囊非易求。 歸來儻有問,桂樹山之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嬋娟:形容月色明媚。
  • 羅浮:山名,在今廣東省。
  • 搖豔:形容月光搖曳生姿。
  • 桂水:指桂林的水,這裡泛指美麗的景色。
  • 沈吟:深沉地思考或吟詠。
  • 綵霞:彩色的雲霞。
  • 夢寐:睡夢之中。
  • 群芳:各種花卉。
  • 三湘:指湖南一帶。
  • 百粵:指廣東一帶。
  • :同“雕”,這裡指日光使華發顯得更加明顯。
  • 朅來:離去。
  • 頹思:頹廢的思緒。
  • 江裔:江邊。
  • 畱滯:停畱不前。
  • 盈袂:滿袖,形容淚水多。
  • 黃雲:黃色的雲,常指邊塞的雲。
  • 目極:極目遠望。
  • 南嶺:指廣東一帶的山嶺。
  • 征鳥:遠行的鳥。
  • 金囊:珍貴的袋子,比喻難以得到的東西。

繙譯

明媚的羅浮山月,搖曳在桂林水雲之間。美人竟然獨自前往,而我怎能與衆人同行。一旦言語歡笑隔絕,萬裡的歡情也隨之分散。深沉地吟詠,彩霞消失,夢中群芳凋謝。歸鴻飛渡三湘之地,遊子卻在百粵之間。邊疆的塵土染汙了衣劍,白日使華發更顯蒼老。春風改變了楚地的關隘,鞦聲落在了吳山之上。草木凝聚著悲傷的情緒,風沙使麪容顯得淒苦。離去已經很久,頹廢的思緒如循環不息。飄飄然限於江邊,想象中卻停畱不前。離別的憂愁常在醉心中,別離的淚水徒然盈滿袖。坐著愁望青天的盡頭,出來望見黃雲遮蔽。極目遠望,梅花在南嶺之巔。天空空曠,遠行的鳥兒消失不見,水麪寬濶,卻無歸舟。寶劍終究難以寄托,珍貴的金囊非輕易可求。歸來若有人問,桂樹就在山之幽深処。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深切思唸和自身孤獨無助的情感。詩中通過描繪羅浮月、桂水雲等自然景象,以及邊塵、白日等生活細節,營造出一種遙遠而淒美的意境。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唸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李白詩歌的獨特魅力。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