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院應制

紅樓疑見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唐。 支遁愛山情謾切,曇摩泛海路空長。 經聲夜息聞天語,爐氣晨飄接御香。 誰謂此中難可到,自憐深院得徊翔。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毫光:指佛光,形容佛像或寺廟中發出的光芒。
  • 宸居:指帝王的居所。
  • 支遁:東晉時期的高僧,以愛山著稱。
  • 曇摩:即達摩,禪宗的創始人,傳說中曾渡海來華。
  • 御香:指皇帝的香火。
  • 徊翔:徘徊飛翔,這裏指在深院中徘徊。

翻譯

紅樓在眼前,彷彿見到佛光閃耀,寺廟緊鄰帝王的居所,象徵着盛唐的福祉。支遁高僧對山的熱愛無比深切,曇摩渡海的路途卻顯得漫長而空曠。夜深人靜時,誦經聲漸漸平息,彷彿能聽到天上的話語;清晨,爐中的煙氣飄散,與皇帝的香火相接。誰說這裏難以到達,我卻在這深院中徘徊,自感憐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紅樓寺院的靜謐與莊嚴,通過對比支遁與曇摩的不同境遇,表達了詩人對佛教的敬仰與對深院生活的感慨。詩中「白毫光」、「宸居」等詞語,巧妙地融入了佛教與皇權的象徵,展現了盛唐時期宗教與政治的和諧共存。末句「自憐深院得徊翔」則透露出詩人對這種寧靜生活的滿足與自得。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字雲卿,相州內黃(今安陽市內黃縣)人,唐代詩人。與宋之問齊名,稱“沈宋”。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士第。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郎給事中。坐交張易之,流驩州。稍遷臺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建安後,訖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佺期與宋之問,尤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爲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編詩三卷。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