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日題章敬寺

· 李適
招提邇皇邑,複道連重城。 法筵會早秋,駕言訪禪扃。 嘗聞大仙教,清淨宗無生。 七物匪吾寶,萬行先求成。 名相既雙寂,繁華奚所榮。 金風扇微涼,遠煙凝翠晶。 鬆院靜苔色,竹房深磬聲。 境幽真慮恬,道勝外物輕。 意適本非說,含毫空復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中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招提:梵語,意爲四方,後爲寺院的別稱。
  • (ěr):近。
  • 皇邑:京城。
  • 禪扃(jiōng):禪門,也指佛寺。
  • 大仙教:對佛教的一種稱呼。
  • 無生:佛教語,謂無生無滅。

翻譯

寺院靠近京城,又有複道連接重重城池。在早秋舉行法會,乘車前往探訪禪寺。曾聽說那偉大的佛教,主張清淨以達無生境界。七種事物不是我所珍視的,萬種德行要先求得成功。名與相都已寂滅,繁華又有什麼可榮耀的。金色的風吹來微微涼意,遠處的煙霧凝結成翠綠色晶體。鬆院裏靜靜呈現着苔蘚之色,竹房深處傳來清脆的磬聲。環境清幽讓人內心恬靜,道的殊勝讓外物顯得輕微。心意安適本來就難以言說,拿起筆也只是徒然表達心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章敬寺的環境氛圍以及詩人對佛教教義和修行的感悟。首聯寫出了章敬寺與京城和城池的位置關係,體現其莊嚴。接着寫詩人蔘加早秋的法會並探訪。中間部分表達對佛教教義的理解,如不執着於名相和繁華,追求無生境界和德行。詩中對自然環境的描寫,如金風、遠煙、鬆院、竹房等,營造出一種寧靜、清幽的氛圍。尾聯則體現出詩人對內心安適的感受難以用言語完全表達,只能借筆抒發一點感情。整首詩在景色描寫與宗教感悟之間交融,富有意境和哲理。

李適

李適

即李適。唐朝皇帝。代宗長子。代宗時爲天下兵馬元帥,討史朝義,平定河北,以功拜尚書令,旋立爲太子。嗣位後,初政清明,以強明自任,用楊炎爲相,廢租庸調製,改行“兩稅法”。後用盧杞等,因爲亂階。建中四年,涇原兵變,犯京師,逃奔奉天。興元元年,李晟率軍收復長安,乃還。自此政惟姑息,方鎮日強。在位二十六年,卒諡神武孝文皇帝。 ► 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