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陰后土祠作
昔予讀舊史,遍睹漢世君。
武皇實稽古,建茲百代勳。
號令垂懋典,舊經備闕文。
西巡歷九嶷,舳艫被江濱。
勒兵十八萬,旌旗何紛紛。
朅來茂陵下,英聲不復聞。
我行歲方晏,極望山河分。
神光終冥漠,鼎氣獨氛氳。
攬涕步脽上,登高見彼汾。
雄圖今安在,飛飛有白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汾陰:地名,在今山西省境內。
- 后土祠: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祠廟。
- 武皇:指漢武帝劉徹。
- 稽古:考察古代的事物。
- 懋典:盛大的典禮。
- 闕文:缺失的文獻。
- 九嶷:山名,在今湖南省境內。
- 舳艫:船隻。
- 脽:古代祭祀時用來盛放祭品的器具。
- 鼎氣:指祭祀時鼎中的香氣。
- 氛氳:形容香氣濃郁。
翻譯
昔日我讀舊史書,遍覽漢代君王事。 武皇確實考察古,建立百代之功勳。 號令垂下盛大典,舊經補全缺文辭。 西巡歷經九嶷山,船隻遍佈江之濱。 率領軍隊十八萬,旌旗飄揚何紛紛。 來到茂陵之下時,英名不再能聽聞。 我行之時歲已晚,極目遠望山河分。 神光終歸於冥漠,鼎中香氣獨濃郁。 揮淚步上祭壇上,登高望見那汾水。 雄圖霸業今何在,只有白雲飛飛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漢武帝功業的回顧,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武皇實稽古,建茲百代勳」展現了漢武帝的偉大成就,而「雄圖今安在,飛飛有白雲」則流露出對昔日輝煌的懷念與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歷史與現實的對比,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英雄逝去的深沉感慨。

李適
即李適。唐朝皇帝。代宗長子。代宗時爲天下兵馬元帥,討史朝義,平定河北,以功拜尚書令,旋立爲太子。嗣位後,初政清明,以強明自任,用楊炎爲相,廢租庸調製,改行“兩稅法”。後用盧杞等,因爲亂階。建中四年,涇原兵變,犯京師,逃奔奉天。興元元年,李晟率軍收復長安,乃還。自此政惟姑息,方鎮日強。在位二十六年,卒諡神武孝文皇帝。
► 34篇诗文
李適的其他作品
- 《 九月十八賜百僚追賞因書所懷 》 —— [ 唐 ] 李適
- 《 餞唐永昌赴任東都 》 —— [ 唐 ] 李適
- 《 重陽日賜宴曲江亭賦六韻詩用清字 》 —— [ 唐 ] 李適
- 《 七月十五日題章敬寺 》 —— [ 唐 ] 李適
- 《 中和節賜百官燕集因示所懷 》 —— [ 唐 ] 李適
- 《 奉和幸望春宮送朔方軍大總管張仁亶 》 —— [ 唐 ] 李適
- 《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 —— [ 唐 ] 李適
- 《 遊禁苑幸臨渭亭遇雪應制 》 —— [ 唐 ] 李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