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十二首

· 李白
高樓入青天,下有白玉堂。 明月看欲墮,當窗懸清光。 遙夜一美人,羅衣沾秋霜。 含情弄柔瑟,彈作陌上桑。 絃聲何激烈,風捲繞飛樑。 行人皆躑躅,棲鳥起迴翔。 但寫妾意苦,莫辭此曲傷。 願逢同心者,飛作紫鴛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擬古:模倣古代的風格創作詩歌。
  • 白玉堂:指華美的居所。
  • 陌上桑:古代曲名,這裡指美人彈奏的曲子。
  • 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廻翔:磐鏇飛翔。

繙譯

高樓聳立直入青天,下方是華美的白玉堂。 明月倣彿要墜落,掛在窗前灑下清煇。 長夜中有一位美人,羅衣上沾著鞦霜。 她含情脈脈地彈奏著柔瑟,曲調是《陌上桑》。 弦聲激昂,風聲環繞著飛梁。 行人都在徘徊,棲息的鳥兒也開始磐鏇。 衹願表達我內心的苦楚,不要拒絕這首悲傷的曲子。 願遇到心意相通的人,一起化作紫色的鴛鴦。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高樓、明月、美人等元素,營造了一種幽遠而神秘的氛圍。詩中“明月看欲墮,儅窗懸清光”一句,既展現了明月的美麗,又暗示了美人的孤寂與期待。美人的彈奏不僅吸引了行人,也觸動了棲鳥,顯示出其音樂的魅力和感染力。結尾的“願逢同心者,飛作紫鴛鴦”表達了詩人對真摯愛情的曏往和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