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迎氣:古代迎春的一種習俗,迎接四季之氣的到來。(「迎」讀音:yíng)
- 河漢:銀河,這裏借指天上。(「漢」讀音:hàn)
- 燮(xiè)理:指調和治理國家。(「燮」讀音:xiè)
- 糝(sǎn):灑,散落。(「糝」讀音:sǎn)
- 和羹:配以不同調味品而製成的羹湯。這裏指代朝廷大事。
翻譯
春天到了,我們舉行迎氣的儀式,承蒙聖恩,欣喜雪花飄來。 雪水滋潤大地,彷彿是從銀河灑落下來,雪花在豔陽下綻放,逼得花兒也快要開放。 如果沒有看到這豐年的祥瑞之雪,又怎麼能知道丞相調和治理國家的才能呢? 如果把這雪比作撒鹽,我願意把它撒在和羹裏,就像梅花點綴其中一樣。
賞析
這首詩是孟浩然寫給張丞相的,描繪了春朝對雪的情景,以及由此引發的對國家和丞相的讚美。詩的開頭通過迎氣和春雪,點明瞭時節和欣喜之情。接着描寫雪的滋潤和與豔陽爭輝的景象,富有生機。然後通過對豐年瑞雪的聯想,讚揚了張丞相的治國才能,表達了對國家繁榮的期望。最後,詩人用撒鹽和糝和羹梅的比喻,巧妙地將雪與朝廷大事聯繫起來,顯示出詩人的巧思和對張丞相的敬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既描繪了雪景的美妙,又蘊含了深刻的寓意,是一首富有韻味的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