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公之鄂渚尋觀主張驂鸞

桃花春水漲,之子忽乘流。 峴首辭蛟浦,江中問鶴樓。 贈君青竹杖,送爾白蘋洲。 應是神仙子,相期汗漫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公:友人的尊稱。
  • 鄂渚(è zhǔ):相傳在今湖北武昌黃鶴山上游三百步長江中。
  • 觀主:道觀的主持者。
  • 驂(cān)鸞:謂仙人駕馭鸞鳥雲遊。
  • 之子:這個人。
  • 峴(xiàn)首:山名。在湖北襄陽縣南。亦名峴山。
  • 蛟浦:水名。又名蛟川。在浙江鎮海縣東北。
  • 汗漫遊:形容漫遊之遠。

翻譯

桃花盛開春江水漲的時候,這人忽然乘船順流而走。在峴首山辭別蛟浦,於江中詢問鶴樓。贈送你青竹杖,送你到白蘋洲。你應是神仙般的人物,期待着一起遠遊。

賞析

這首詩是孟浩然送友人元公去鄂渚找尋道觀主持並一同遠遊而作。詩的開篇描繪了桃花綻放春水上漲的美景,也點明友人出行的時機。「峴首辭蛟浦,江中問鶴樓」,表明友人旅途的路徑和行程,富有動態。「贈君青竹杖,送爾白蘋洲」,寫出了送別的情誼和對友人一路的關照。最後兩句「應是神仙子,相期汗漫遊」則對友人給予了美好的期待,也透露出對這次旅程的憧憬。全詩感情真摯,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色和送別場景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關懷和祝福。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