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德兼陳情上哥舒大夫

· 李白
天爲國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擁靈臺。 浩蕩深謀噴江海,縱橫逸氣走風雷。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軍皆披靡。 衛青謾作大將軍,白起真成一豎子。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森森:形容衆多、繁密的樣子。
  • 矛戟:古代的兩種兵器,這裏比喻軍事才能。
  • 靈臺:指心,這裏比喻智慧。
  • 浩蕩:形容廣闊無邊。
  • :比喻激情澎湃。
  • 縱橫:形容才氣橫溢,無所拘束。
  • 逸氣:超凡脫俗的氣質。
  • 走風雷:比喻行動迅速,有如風雷。
  • 披靡:原指草木隨風倒伏,這裏比喻軍隊潰敗。
  • :輕慢,不尊重。
  • 豎子:古代對男子的輕蔑稱呼,相當於「小子」。

翻譯

上天爲國家孕育了英才,衆多如矛戟般的軍事才能擁護着他的智慧。 他的深謀遠慮如同浩蕩的江海,他的超凡氣質如同風雷般縱橫無阻。 一個男子立身於世能有如此作爲,一聲令下,三軍皆潰敗。 衛青雖被稱爲大將軍,但在他面前,白起也不過是個小子。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對哥舒大夫的讚頌之作,通過豐富的比喻和誇張的手法,描繪了哥舒大夫的英勇和智慧。詩中「森森矛戟擁靈臺」和「浩蕩深謀噴江海」等句,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哥舒大夫的軍事才能和深遠的謀略。後兩句通過對比衛青和白起,進一步突出了哥舒大夫的非凡地位和能力。整首詩語言豪邁,氣勢磅礴,充分展現了李白的詩歌風格。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