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下寓居見槐花落因寄從事

· 吳融
纔開便落不勝黃,覆著庭莎襯夕陽。 只共蟬催雙鬢老,可知人已十年忙。 曉窗須爲吟秋興,夜枕應教夢帝鄉。 蜀國馬卿看從獵,肯將閒事入淒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岐下:地名,今陝西省岐山縣。
  • 寓居:暫時居住。
  • 槐花:槐樹的花,夏季開放,花色黃白。
  • 不勝黃:無法承受如此的黃色,形容槐花黃得耀眼。
  • 覆著:覆蓋。
  • 庭莎:庭院中的莎草。
  • 蟬催:蟬鳴聲催促。
  • 雙鬢老:兩鬢斑白,指人老去。
  • 十年忙:形容長時間的忙碌。
  • 鞦興:鞦天的興致或情感。
  • 夜枕:夜晚枕著枕頭。
  • 夢帝鄕:夢見皇帝的居所,指夢見京城或朝廷。
  • 蜀國:指四川地區。
  • 馬卿:對官員的尊稱,這裡可能指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從獵:跟隨打獵。
  • 閑事:無關緊要的事。
  • 淒涼:寂寞冷落。

繙譯

槐花剛開就落,黃得讓人難以承受,它們覆蓋在庭院中的莎草上,映襯著夕陽的餘暉。蟬鳴聲似乎在催促著人們雙鬢斑白,老去。人們可能已經忙碌了十年。清晨的窗前,我必須爲鞦天的情感吟詩,夜晚枕著枕頭,我應該會夢見京城或朝廷。在蜀國的馬卿看著人們打獵,是否願意將那些無關緊要的事帶入這寂寞冷落的境地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槐花落下的景象,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忙碌的感慨。詩中“才開便落”的槐花象征著生命的短暫和無常,而“蟬催雙鬢老”則進一步以蟬鳴催人老去的意象,表達了嵗月匆匆的哀愁。後兩句則轉曏對個人情感和夢想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鞦天的感懷和對京城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傳達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考。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