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途歸石門舊居

· 李白
吳山高,越水清,握手無言傷別情。 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此心鬱悵誰能論,有愧叨承國士恩。 雲物共傾三月酒,歲時同餞五侯門。 羨君素書嘗滿案,含丹照白霞色爛。 餘嘗學道窮冥筌,夢中往往遊仙山。 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別有日月天。 俛仰人間易凋朽,鍾峯五雲在軒牖。 惜別愁窺玉女窗,歸來笑把洪厓手。 隱居寺,隱居山,陶公鍊液棲其間。 靈神閉氣昔登攀,恬然但覺心緒閒。 數人不知幾甲子,昨夜猶帶冰霜顏。 我離雖則歲物改,如今瞭然失所在。 別君莫道不盡歡,懸知樂客遙相待。 石門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處得雞豕,就中仍見繁桑麻。 翛然遠與世事間,裝鸞駕鶴又復遠。 何必長從七貴遊,勞生徒聚萬金產。 挹君去,長相思,雲遊雨散從此辭。 欲知悵別心易苦,向暮春風楊柳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山:指吳地的山,這裏泛指江南的山。
  • 越水:指越地的水,這裏泛指江南的水。
  • 叨承:謙詞,表示受到恩惠。
  • 雲物:指雲彩和景物。
  • 五侯:指權貴之家。
  • 素書:指道家的書籍。
  • 冥筌:指深奧的道理。
  • 脫屣:比喻看得很輕,無所顧戀,猶如脫掉鞋子。
  • 壺中:指道家的仙境。
  • 俛仰:指俯仰之間,形容時間短暫。
  • 五雲:指五彩的雲,常用來象徵祥瑞。
  • 玉女窗:指道觀中的窗戶。
  • 洪厓:傳說中的仙人名。
  • 陶公:指陶淵明,東晉時期的隱士。
  • 鍊液:指煉丹。
  • 靈神:指精神。
  • 甲子:古代以天干地支紀年,六十年爲一個甲子。
  • 懸知:預知。
  • 翛然:形容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七貴:指西漢時七個以外戚關係把持朝政的家族。
  • 挹君去:送別你。

翻譯

吳地的山高聳,越地的水清澈,我們握手無言,心中充滿了離別的傷感。 即將告別你,掛起帆船離去,我的離魂彷彿不願散去,依依不捨地留在煙霧繚繞的郊外樹木間。 我的心中充滿了憂鬱和悵惘,這種心情誰能理解?我感到慚愧,因爲我曾受到國家的恩惠。 我們曾在雲彩和景物相伴下,共飲了三個月的美酒,每年都在權貴之家一同慶祝。 我羨慕你案頭總是擺滿了道家的書籍,那些書籍色彩斑斕,如同含着丹砂的白紙映照着霞光。 我曾經深入學習道家的深奧道理,夢中常常遊歷仙山。 何時才能像脫掉鞋子一樣輕鬆地告別這個世俗世界,進入道家的仙境,那裏有別樣的日月天地。 俯仰之間,人間的事物容易凋零腐朽,而鐘山上的五彩雲朵彷彿就在窗戶邊。 離別時我憂愁地望着道觀中的窗戶,歸來時我笑着握住仙人洪厓的手。 隱居的寺廟,隱居的山,陶淵明曾在那裏煉丹並棲息。 我曾精神飽滿地攀登,只覺得心緒寧靜。 不知過了多少個甲子,昨夜我彷彿還帶着冰霜的面容。 我離開雖然歲月已改,如今我已明白自己失去了什麼。 告別你時不要說沒有盡興,我預知你這位樂客會在遠方等待。 石門下的流水旁開滿了桃花,我也曾到過秦人的家。 不知從哪裏來的雞和豬,那裏還種滿了桑麻。 我自由自在地遠離世俗,裝作鸞鳳駕鶴的樣子,又遠離了。 何必總是與權貴交往,勞碌一生只爲積聚萬金財產。 送別你,我會長久地思念,雲遊雨散,從此告別。 想要知道我心中別離的苦楚,只需看看傍晚春風中搖曳的楊柳絲。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晚年的作品,表達了他對世俗的厭倦和對道家仙境的嚮往。詩中,李白通過對吳山越水的描繪,展現了他與友人離別時的深情。他羨慕友人擁有道家書籍,表達了自己對道家生活的嚮往。詩的後半部分,李白通過對隱居生活的描述,展現了他對世俗的超越和對仙境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獨特的詩歌魅力。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