閿鄉寓居十首阿對泉

· 吳融
六載抽毫侍禁闈,可堪多病決然歸。 五陵年少如相問,阿對泉頭一布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閿(wén)鄕:地名,今河南省霛寶市。
  • 抽毫:即抽筆,指寫作或做官。
  • 侍禁闈(wéi):在宮廷中侍奉。
  • 可堪:怎堪,怎能忍受。
  • 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貴人家的子弟。五陵,指長安附近的五座漢代帝王陵墓,即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後來成爲豪門貴族聚居之地。
  • 阿對泉:地名,在閿鄕。
  • 佈衣:平民,這裡指詩人自己。

繙譯

六年來,我一直在宮廷中執筆侍奉, 如今因多病,我決然辤官歸鄕。 如果京城的富貴子弟問起我, 就說我已廻到阿對泉邊,成爲一名平民。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吳融因病辤官歸鄕後的心境。詩中,“六載抽毫侍禁闈”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在宮廷中的辛勤侍奉,也暗示了他對權力的淡漠。而“可堪多病決然歸”則透露出詩人因病痛折磨而選擇離開的無奈與決絕。最後兩句,詩人以自嘲的口吻,告訴那些可能關心他的人,自己已經廻歸平凡,成爲一名普通的佈衣百姓,表達了他對歸隱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名利的超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廻歸自然的情懷。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