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圭組:古代官員的印綬,這裏指官職。
- 罔象:古代傳說中的水怪,也指水波紋。
- 紅旭:旭日,初升的太陽。
- 蓬萊:古代傳說中的仙山。
- 磧(qì):沙漠。
- 荒戍:荒廢的邊防哨所。
- 纖雲:細小的雲。
- 望鄉臺:古代用來遠望家鄉的高臺。
翻譯
我辭去了官職,隱居於此,卻無甚才華,家門正對着潮水的涌動而開。 多少次黃昏時分,我遇見了水怪罔象,有時清晨的旭日照見了仙山蓬萊。 沙漠連着荒廢的哨所,火光頻頻閃現,天空無雲時往往響起雷聲。 昨夜秋風已經使樹葉搖落,我怎能再上望鄉臺,增添鄉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隱居海邊的景象,通過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辭無圭組隱無才」直抒胸臆,表明了詩人的心跡。後文通過對黃昏、旭日、沙漠、雷聲等自然景象的描繪,營造了一種超然物外、遠離塵囂的意境。結尾的「昨夜秋風已搖落,那堪更上望鄉臺」則透露出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