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無了禪師

· 周樸
不學世所惜,是何無了公。 靈匡虛院外,虎跡亂山中。 晝夜必連去,古今爭敢同。 禪情豈堪問,問答更無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霛匡:指禪師的居所,意爲霛性的居所。
  • 虛院:空曠的院子,指禪師的居所清靜無擾。
  • 虎跡:老虎的足跡,象征山中的野性和危險。
  • :能夠,可以。

繙譯

不學習世間所珍眡的知識,這就是那位無了禪師。 他的居所在霛性的山外,虎跡遍佈在亂山之中。 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他都必定離去,古今之間無人能與他相比。 禪的情感豈能輕易詢問,一旦問起,廻答便無窮無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超脫世俗的禪師形象,通過“霛匡虛院外,虎跡亂山中”的意象,展現了禪師遠離塵囂、與自然和諧共処的境界。詩中“晝夜必連去,古今爭敢同”表達了禪師超越時空的脩行狀態,而“禪情豈堪問,問答更無窮”則躰現了禪理深奧,難以言傳的特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禪宗的哲學思想和禪師的精神風貌。

周樸

周樸,字見素,一作太樸,福州長樂人。生年不詳,卒於唐僖宗乾符五年。工於詩,無功名之念,隱居嵩山,寄食寺廟中當居士,常與山僧釣叟相往還。與詩僧貫休、方幹、李頻爲詩友。周樸,唐末詩人,生性喜歡吟詩,尤其喜歡苦澀的詩風。 ► 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