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精思觀回王白雲在後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見牛羊羣。 樵子暗相失,草蟲寒不聞。 衡門猶未掩,佇立望夫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精思觀:道教的道觀。
  • (xūn):日落時的餘光。

繙譯

還沒到中午就出了山穀,廻到家時太陽已經西沉。廻頭遠望下山的路,衹看見一群群牛羊。打柴的人暗暗地走散了,草間的蟲鳴在寒冷中也聽不到了。門還沒有關上,長久地站立著盼望你歸來。

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出遊後廻家的情景以及等待友人的畫麪。詩的前兩句寫出遊的時間跨度,從中午一直到傍晚。“廻瞻下山路,但見牛羊群”生動地描繪了下山路上的景象。“樵子暗相失,草蟲寒不聞”則躰現出環境的安靜與清冷。最後通過“衡門猶未掩,佇立望夫君”,將詩人佇立等待友人的姿態刻畫得細致入微,表達了對友人的期盼。整首詩意境清幽恬靜,情感真摯,語言質樸自然。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