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後贈馬

四海重然諾,吾嘗聞白眉。 秦城遊俠客,相得半酣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重視,看重。
  • 然諾:承諾,答應的事情。
  • :曾經。
  • 白眉:指三國時期的馬良,因其眉毛中有白毛,才華出衆,後用來比喻傑出的人才或特別優秀的人。
  • 秦城:指長安,古時秦國的都城,也是唐代的首都。
  • 遊俠客:指行俠仗義的人,通常指那些不拘小節、好鬥勇的武士。
  • 相得:相處融洽,合得來。
  • 半酣:半醉,形容飲酒到一定程度,尚未完全醉倒的狀態。

翻譯

在天下間,人們都非常重視承諾,我曾經聽說過那位眉毛中有白毛的傑出人物。在長安,我遇到了一位行俠仗義的俠客,我們在半醉半醒之間相處得非常融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孟浩然與一位俠客在長安相遇並共飲的情景。詩中「四海重然諾」一句,表明了詩人對信守承諾的重視,而「吾嘗聞白眉」則引出了對那位傑出人物的敬仰。後兩句則生動地描繪了與俠客的相遇和相處的愉快時光,體現了詩人對俠義精神的讚賞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俠義精神和真摯友情的嚮往。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