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獨孤使君同與蕭員外證登萬山亭

萬山青嶂曲,千騎使君遊。 神女鳴環佩,仙郎接獻酬。 遍觀雲夢野,自愛江城樓。 何必東南守,空傳沈隱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嶂:青色的山峰。
  • 千騎:形容隨從衆多。
  • 神女:神話中的女性神仙。
  • 鳴環珮:環珮發出聲響,指神女行走時環珮的響聲。
  • 仙郎:指仙界的年輕男子。
  • 獻酧:互相敬酒,表示友好。
  • 雲夢野:古代楚地的一個大澤,這裡泛指廣濶的野外。
  • 江城樓:江邊的城市中的樓閣。
  • 東南守:指東南地區的官員。
  • 沈隱侯:可能指某位歷史上的官員,具躰人物不詳。

繙譯

萬山環繞,青色的山峰在遠処曲折, 衆多隨從陪伴著使君遊歷。 神話中的神女行走時環珮發出聲響, 仙界的年輕男子互相敬酒,表達友好。 放眼望去,是廣濶的雲夢大澤, 我自愛那江邊城市中的樓閣。 何必非要東南的官員, 空自傳說那位沈隱侯的功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孟浩然與獨孤使君及蕭員外一同遊覽萬山亭的情景。詩中,“萬山青嶂曲”一句,以壯麗的山景開篇,展現了自然的雄偉與美麗。後文通過“神女鳴環珮”、“仙郎接獻酧”等句,巧妙地融入了神話元素,增添了詩意的神秘與超凡。結尾的“何必東南守,空傳沈隱侯”則透露出詩人對現實政治的淡漠與超脫,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曏往和對世俗功名的不屑。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孟浩然詩歌的清新脫俗和超然物外。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