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閨

鐵馬三軍去,金閨二月還。 邊愁離上國,春夢失陽關。 池水琉璃淨,園花玳瑁斑。 歲華空自擲,憂思不勝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鉄馬:指裝備鉄甲的戰馬,這裡代指軍隊。
  • 金閨:指女子的閨房,這裡特指宮廷中的女子。
  • 上國:指京城,國家的中心。
  • 陽關: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這裡象征邊疆。
  • 琉璃:一種半透明的寶石,這裡形容池水清澈。
  • 玳瑁:一種海龜,其甲殼有美麗的斑紋,這裡形容園中花朵色彩斑斕。
  • 嵗華:指年華,時光。
  • 不勝顔:無法承受的憂愁表情。

繙譯

軍隊如鉄馬般離去,宮中女子在二月歸來。 邊疆的憂愁隨著離別京城而來,春夢卻遺失在了遙遠的陽關。 池水清澈如琉璃,園中的花朵色彩斑斕如玳瑁。 年華空自流逝,憂思之情無法承受,顯露在臉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閨中女子的孤獨與憂愁。通過“鉄馬三軍去”與“金閨二月還”的對比,突出了女子的寂寞與無奈。詩中“邊愁離上國,春夢失陽關”表達了女子對遠方征人的思唸與對邊疆的憂慮。後兩句以景抒情,用“池水琉璃淨,園花玳瑁斑”來象征女子內心的純淨與美好,而“嵗華空自擲,憂思不勝顔”則深刻表達了女子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邊塞詩的獨特魅力。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字雲卿,相州內黃(今安陽市內黃縣)人,唐代詩人。與宋之問齊名,稱“沈宋”。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士第。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郎給事中。坐交張易之,流驩州。稍遷臺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建安後,訖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佺期與宋之問,尤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爲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編詩三卷。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