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陽春日懷果園閒宴

· 李紳
西園到日栽桃李,紅白低枝拂酒杯。 繁豔只愁風處落,醉筵多就月中開。 勸人莫折憐芳早,把燭頻看畏曉催。 聞道數年深草露,幾株猶得近池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滁陽:地名,今安徽滁州。
  • 西園:指詩人在滁陽的園子。
  • 繁豔:繁盛豔麗的花朵。
  • 醉筵:醉人的宴席。
  • 把燭:手持蠟燭。
  • 畏曉催:害怕天亮得太快。
  • 深草露:草叢中的露水,形容時間已久。
  • 池臺:池塘和亭臺。

翻譯

春天來到滁陽的西園,正是栽種桃李的時候,紅紅白白的低枝輕拂着酒杯。繁盛豔麗的花朵只怕風來吹落,醉人的宴席多在月光下開啓。勸人不要輕易折下花朵,因爲憐惜它們開得太早,手持蠟燭頻頻查看,害怕天亮得太快。聽說已有數年,草叢中的露水深沉,還有幾株花樹能靠近池塘和亭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滁陽西園的景色和詩人的閒適心情。詩中,「紅白低枝拂酒杯」生動地展現了桃李盛開的美景,而「繁豔只愁風處落」則表達了詩人對花朵凋落的憂慮。詩人在月光下設宴,享受春夜的寧靜與美好,同時對花朵的憐惜之情溢於言表。結尾處,詩人回憶起數年前園中的景象,感慨時光流逝,但仍有幾株花樹陪伴在池臺旁,流露出對往昔的懷念和對自然的深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悠然態度。

李紳

李紳

李紳,漢族,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生於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中書令李敬玄曾孫。青年時曾在潤州無錫(今屬江蘇)惠山寺讀書。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 1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