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雲門山

我行適諸越,夢寐懷所歡。 久負獨往願,今來恣遊盤。 臺嶺踐磴石,耶溪溯林湍。 舍舟入香界,登閣憩旃檀。 晴山秦望近,春水鏡湖寬。 遠懷佇應接,卑位徒勞安。 白雲日夕滯,滄海去來觀。 故國眇天末,良朋在朝端。 遲爾同攜手,何時方掛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到,往。
  • 諸越:指古代越國地區,即今浙江一帶。
  • 夢寐:夢中,指日夜思念。
  • 所歡:所愛之人或所向往之地。
  • :辜負,違背。
  • 獨往:獨自前往,指隱居或遠遊。
  • 恣遊:盡情遊玩。
  • :徘徊,逗留。
  • 臺嶺:指天台山。
  • :踏,行走。
  • 磴石:石階。
  • 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
  • :逆流而上。
  • 林湍:林間急流。
  • 香界:指佛寺。
  • :休息。
  • 旃檀:檀香,此處指檀香樹。
  • 秦望:山名,在今浙江紹興。
  • 鏡湖:即鑑湖,在今浙江紹興。
  • 遠懷:遠大的抱負。
  • :久立等待。
  • 應接:應對接續,指應對世事。
  • 卑位:低下的地位。
  • 徒勞安:徒勞無益地安於現狀。
  • 日夕:日夜。
  • :停留。
  • 滄海:大海。
  • 去來觀:觀察來去變化。
  • 故國:故鄉。
  • :遙遠。
  • 朝端:朝廷。
  • 遲爾:等待你。
  • 掛冠:辭官歸隱。

翻譯

我行至諸越之地,心中夢寐以求的是所愛之人或所向往之地。長久以來辜負了獨自前往的願望,如今終於可以盡情遊玩。我踏上天台山的石階,逆流而上若耶溪的林間急流。捨棄舟船進入佛寺,登上閣樓在檀香樹下休息。晴朗的山巒靠近秦望山,春水映照着寬闊的鏡湖。我懷抱着遠大的抱負,久立等待應對世事,但低下的地位使我徒勞無益地安於現狀。白雲日夜停留,我觀察着大海的來去變化。故鄉遙遠如在天邊,良朋在朝廷之中。我等待着你一同攜手,何時才能辭官歸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孟浩然對遠遊的嚮往和對現狀的不滿。詩中,「夢寐懷所歡」一句,即透露出他對所愛之人或所向往之地的深切思念。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如「晴山秦望近,春水鏡湖寬」,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自由生活的渴望。末句「遲爾同攜手,何時方掛冠」則表達了他對友人的期待以及對辭官歸隱的嚮往,體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