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陶家趣:指像陶淵明那樣的歸隱之趣。
- 坼(chè):裂開,這裏指花朵綻放。
- 寒食:節日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說前兩天)。相傳春秋時晉文公負其功臣介子推,介子推憤而隱於綿山,文公悔悟,燒山逼令出仕,介子推抱樹焚死。人民同情介子推的遭遇,相約於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爲悼念。以後相沿成俗,謂之寒食。
- 伏枕:指臥病。
- 公幹:這裏指劉楨,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曾因染疾,臥病在牀,引起諸多感慨。此處孟浩然以劉楨自比。
- 子平:指向長,字子平,東漢朝歌人。他在子女婚嫁完畢後,便不再管理家事,出遊名山大川,不知所終。此處孟浩然表示羨慕向長的歸隱生活。
- 白社客:指隱士。
翻譯
我喜愛陶淵明式的歸隱情趣,這園林中沒有世俗的人情世故。春雷響起,各種花卉綻放,寒食節時,四周的環境清靜宜人。我臥病在牀,嘆息着如劉楨一般的無奈,羨慕着如向長一般歸隱山林。每年那些隱士,都沒有在洛陽城久留,而我卻空自滯留在這洛陽城中。
賞析
這首詩是孟浩然在李氏園林中臥病時所作,表達了他對田園歸隱生活的嚮往和對自己目前處境的無奈。詩的開頭兩句,孟浩然表達了對陶淵明式的歸隱生活的喜愛,認爲園林中沒有世俗的紛擾,體現了他對寧靜、自然生活的追求。「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鄰清」這兩句通過描繪春雷催開百花和寒食節的清靜環境,進一步烘托出園林的美好和寧靜,也從側面反映出詩人對自然的熱愛。接下來,「伏枕嗟公幹,歸山羨子平」,詩人以劉楨自比,表達了自己臥病在牀的無奈和對向長歸隱生活的羨慕,表現出他對擺脫世俗困擾、追求自由的渴望。最後兩句「年年白社客,空滯洛陽城」,則透露出詩人對自己身處洛陽城,無法像隱士們那樣自由自在的遺憾和感慨。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觀和自身情感的描寫,表達了詩人複雜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