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鳩辭
鏗鳴鐘,考朗鼓。歌白鳩,引拂舞。白鳩之白誰與鄰,霜衣雪襟誠可珍。
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馴,首農政,鳴陽春。
天子刻玉杖,鏤形賜耆人。白鷺之白非純真,外潔其色心匪仁。
闕五德,無司晨,胡爲啄我葭下之紫鱗。鷹鸇鵰鶚,貪而好殺。
鳳凰雖大聖,不願以爲臣。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鏗鳴鐘:敲響鐘聲。鏗(kēng),形容鐘聲響亮。
- 考朗鼓:敲打鼓聲。考,敲擊;朗,形容鼓聲響亮。
- 拂舞:一種舞蹈。
- 霜衣雪襟:形容白鳩羽毛潔白如霜雪。
- 含哺七子:指白鳩哺育七子,比喻其慈愛。
- 食不噎:形容白鳩進食不噎,溫和。
- 性安馴:性格溫順。
- 首農政:指白鳩與農業有關,可能因其鳴聲預示春耕。
- 鳴陽春:在春天鳴叫。
- 刻玉杖:雕刻有圖案的玉製手杖。
- 鏤形:雕刻形狀。
- 耆人:老年人。
- 闕五德:缺少五種德行(仁、義、禮、智、信)。
- 無司晨:不負責報曉,指白鷺不如雞有報曉之能。
- 葭下之紫鱗:蘆葦下的紫色魚鱗,指魚。
- 鷹鸇鵰鶚:四種猛禽,比喻兇猛貪婪。
- 貪而好殺:貪婪且喜歡殺戮。
翻譯
敲響鐘聲,敲打鼓聲,唱着《白鳩》的歌,引導着拂舞。白鳩的潔白無人能比,它的羽毛如霜雪般潔白,實在值得珍視。它哺育七子,公平無私,進食溫和,性格溫順,與農業有關,春天鳴叫。天子雕刻玉杖,上面刻有圖案,賜給老年人。白鷺的潔白並不純真,外表雖然潔淨,內心卻不仁慈。它缺少五種德行,不負責報曉,爲何要啄食我蘆葦下的魚。鷹、鸇、雕、鶚這些猛禽,貪婪且喜歡殺戮。鳳凰雖然是偉大的聖鳥,卻不願與它們爲伍。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白鳩和白鷺,以及猛禽,展現了李白對於純潔、善良與貪婪、兇殘的鮮明態度。白鳩以其純潔、慈愛和與農業的關聯,被賦予了高尚的品質,而白鷺和猛禽則被描繪爲外表與內心不符,貪婪且兇殘的形象。詩中「鳳凰雖大聖,不願以爲臣」一句,更是強調了對於真正高尚品質的追求和尊重,不願與世俗的貪婪和兇殘爲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美好品質的嚮往和對於醜惡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