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高臺謁蘇文忠公遺像

四面清臨水,臺幽古寺偏。 大文昭日月,遺像肅山川。 丹荔還堪食,青苗不易蠲。 若非遭遠謫,能得此閒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妙高臺:地名,位於今廣東省廣州市。
  • :拜訪,參拜。
  • 蘇文忠公:即蘇軾,北宋文學家,諡號文忠。
  • 遺像:留下的畫像或雕像。
  • :顯揚,彰顯。
  • 丹荔:紅色的荔枝,這裏指蘇軾在廣東時所喜愛的荔枝。
  • (juān):免除,消除。
  • 遠謫:被貶謫到遠離京城的地方。

翻譯

四周清澈,水波盪漾,妙高臺幽靜地坐落在古寺旁。 蘇軾的偉大文學作品如同日月般照耀,他的遺像莊嚴地立於山川之間。 紅色的荔枝依舊可以食用,但青苗的培育卻不容易免除。 如果不是因爲被貶謫到遠方,又怎能得到這份閒適的緣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妙高臺的清幽景緻,並通過蘇軾的遺像和其喜愛的荔枝,表達了對蘇軾文學成就的敬仰。詩中「大文昭日月」一句,形象地展現了蘇軾文學的輝煌。結尾的「若非遭遠謫,能得此閒緣」則深刻反映了蘇軾因貶謫而得閒適生活的感慨,體現了詩人對蘇軾遭遇的同情與對其文學成就的讚美。

樑以壯

樑以壯(一六○七─?),字又深,號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壯祖在明朝歷有宦聲,夙有家學。以壯年十一負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後曾出嶺遊歷。著有全集二十六卷,《蘭扃前集》爲其另行編選。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