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陽歌五首

錦雲堆樹浪花長,桃李飛來片片香。 打鼓鳴橈何處客,怪來驚散兩鴛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潯陽:古代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錦雲:形容雲彩絢麗如錦。
  • 堆樹:形容樹上的花朵繁盛。
  • 浪花:水波激起的白色泡沫。
  • 鳴橈:敲打船槳發出的聲音。
  • 怪來:突然出現。

繙譯

絢麗的雲彩下,樹上的花朵如錦般盛開,浪花繙滾,桃李花瓣隨風飄落,片片芬芳。遠処傳來敲鼓和船槳的聲音,不知是哪裡的客人,他們的突然出現,驚散了一對正在嬉戯的鴛鴦。

賞析

這首詩以潯陽的自然風光爲背景,描繪了一幅生動的春日江景圖。詩中“錦雲堆樹浪花長”一句,通過色彩和動態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絢爛和生機。後兩句則通過聲音和動作的描寫,增添了詩中的戯劇性,使讀者倣彿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那份突如其來的驚擾和鴛鴦的離散,從而引發對自然和諧被破壞的淡淡哀愁。

張時徹

明浙江鄞縣人,字維靜,一字九一,號東沙。受業於族子張邦奇,治程朱學。嘉靖二年進士。歷官福建、雲南、山東、湖廣、四川,所至有政績,終官南京兵部尚書。五十三歲罷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範》、《善行錄》、《救急良方》、《芝園定集》。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