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陽歌五首

漁郎渡頭燈火明,潯陽市上酒旗橫。 沙白水清煙水冷,琵琶猶作斷腸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潯陽: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漁郎渡頭:漁船停靠的碼頭。
  • 燈火明:燈光閃爍,照亮周圍。
  • 潯陽市:潯陽的集市。
  • 酒旗橫:酒店的招牌橫掛,表示營業。
  • 沙白水清:沙灘潔白,水清澈見底。
  • 菸水冷:水麪上的霧氣顯得冷清。
  • 琵琶:一種彈撥樂器。
  • 斷腸聲:形容琵琶聲悲切,令人心碎。

繙譯

漁船停靠的碼頭燈火通明,潯陽的集市上酒家的招牌橫掛。沙灘潔白,水清澈見底,水麪上的霧氣顯得冷清,琵琶聲悲切,令人心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潯陽夜晚的靜謐與哀愁。通過“漁郎渡頭燈火明”和“潯陽市上酒旗橫”的對比,展現了市井的熱閙與碼頭的甯靜。後兩句“沙白水清菸水冷,琵琶猶作斷腸聲”則深化了詩的情感,以清澈的水麪和冷清的霧氣爲背景,琵琶的悲切聲音更顯得淒涼,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哀思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張時徹

明浙江鄞縣人,字維靜,一字九一,號東沙。受業於族子張邦奇,治程朱學。嘉靖二年進士。歷官福建、雲南、山東、湖廣、四川,所至有政績,終官南京兵部尚書。五十三歲罷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範》、《善行錄》、《救急良方》、《芝園定集》。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