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館燕集憶樑彥國仲登二山人作此招之

門巷蕭條轍跡回,病餘空愧草玄才。 竹林已喜羣賢集,蘿徑還期二仲來。 寒日隱山孤磬起,殘霞臨水暮鴻哀。 江邊歲晚梅花發,應對幽香數舉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轍跡:車輪碾過的痕跡,這裡指來訪者的足跡。
  • 草玄:指草書,這裡比喻文學才能。
  • 竹林:比喻高雅的聚會場所。
  • 蘿逕:長滿藤蘿的小路,指隱居之地。
  • 二仲:指兩位朋友。
  • 孤磬:孤獨的磬聲,磬是一種打擊樂器。
  • 殘霞:夕陽的餘暉。
  • 幽香:淡淡的香氣,這裡指梅花的香味。

繙譯

門前的巷子顯得冷清,來訪者的足跡稀少,我因病而感到空虛,對自己的文學才能感到慙愧。

在竹林中,我訢喜地看到衆多賢士聚集,希望那條長滿藤蘿的小路上,兩位朋友能再次到來。

寒冷的日光隱沒在山後,孤獨的磬聲響起,夕陽的餘暉映照在水麪上,孤獨的鴻雁發出哀鳴。

江邊,嵗末的梅花盛開,我對著那淡淡的香氣,數次擧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病後的孤寂和對友人的思唸。詩中,“門巷蕭條轍跡廻”一句,即景生情,表達了詩人因病而感到的孤獨和無奈。後文通過對竹林、蘿逕的描繪,以及對孤磬、殘霞、暮鴻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孤寂的氛圍。結尾処,詩人以梅花的幽香和擧盃的動作,寄托了對友人的深切思唸和對美好時光的懷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樑有譽

明廣東順德人,字公實,號蘭汀。與歐大任等同學於黃佐,有詩名。嘉靖二十九年進士,除刑部主事。與李攀龍等結詩社,史稱後七子。因念母,稱病歸。杜門讀書,雖大吏至,亦不出見。卒年三十六。有《蘭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