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陳公甫和陶詩

· 張弼
休驚孟似敖,畢竟敖非孟。 刪後多變更,隨宜寫吾性。 月光有盈虧,月魄恆如鏡。 獨坐濂溪臺,人眠夜逾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孟似敖:孟子與敖子,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敖子則是道家代表人物。
  • 刪後多變更:指刪改詩文後,內容和風格會有所變化。
  • 隨宜:隨意,隨性。
  • 月魄:月亮的本質,常用來比喻人的本性或事物的本質。
  • 濂谿台:地名,可能是詩人常去的地方。

繙譯

不要驚訝孟子像敖子,畢竟敖子不是孟子。 刪改詩文後,風格多變,隨心所欲地表達我的性情。 月亮有圓缺變化,但月亮的本質始終如一。 獨自坐在濂谿台上,人們都已入睡,夜晚更加甯靜。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孟子和敖子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於詩歌創作的態度,即不應拘泥於固定的模式,而應隨性而變,表達真實的自我。詩中“月光有盈虧,月魄恒如鏡”一句,巧妙地用月亮的盈虧變化來比喻詩歌風格的多樣性,同時強調了詩歌本質的不變。最後兩句描繪了詩人獨坐濂谿台的甯靜夜晚,營造了一種超脫世俗、沉思自省的氛圍。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