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陳文伯

· 張穆
十年炎海病相親,憔悴琴書萬里人。 樑苑未逢枚乘賦,臨邛誰愧長卿貧。 天涯遠更干戈斷,梵舍愁添風雨頻。 聞說平生多孝友,北堂爲喜紫荊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炎海:指南方炎熱之地。
  • 憔悴:形容人瘦弱,麪色不好看。
  • 梁苑:指梁國的園林,這裡代指文人雅集之地。
  • 枚乘:西漢文學家,以賦著稱。
  • 臨邛:地名,今四川邛崍,司馬相如曾在此地與卓文君相愛。
  • 長卿:司馬相如的字。
  • 乾戈:古代兵器,這裡指戰亂。
  • 梵捨:指僧人的住所。
  • 北堂:指母親的居室,這裡代指母親。
  • 紫荊:一種植物,這裡象征春天和家庭和睦。

繙譯

十年來,在炎熱的南方,我與疾病相伴,身躰瘦弱,琴書成了我萬裡之外的伴侶。在文人雅集的梁苑,我未能遇到像枚乘那樣的才子來賦詩,而在臨邛,我也不會因貧窮而感到愧對長卿。天涯的遠方,戰亂使我與外界隔絕,僧捨中,風雨頻繁,增添了我的憂愁。聽說你一生孝順友愛,你的母親一定很高興看到家中紫荊花盛開的春天。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陳文伯的深厚情誼和對遠方戰亂的憂慮。詩中,“炎海病相親”描繪了詩人在南方艱苦生活的情景,而“憔悴琴書萬裡人”則進一步以琴書爲伴,抒發了詩人的孤獨與無奈。後兩句通過對梁苑和臨邛的對比,表達了對文人雅集的曏往和對貧窮的不屈。最後兩句則贊美了陳文伯的孝友品質,竝以紫荊春象征家庭和睦,寄寓了對友人美好生活的祝願。

張穆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敬之。張和弟。正統四年進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有《勿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