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
張子三年遊赤縣,每望西山情戀戀。
故人潘閬忽我過,爲說西山景堪羨。
玉泉瀵出山之根,晴雷喧空山若顫。
澗流繞我讀書莊,落花遊鯈相迴旋。
傍澗腴田百畝餘,春蔬秋果栽應遍。
推窗正視諸佛盧,紫翠叢中金碧絢。
先生有意此移居,可以藏修可遊衍。
軒冕紅塵飛不來,靜玩天人窮聖憲。
我聞此語喜無極,便得載書酬夙願。
高弁長裾三四徒,助我蒐羅親筆研。
試將越砥礪鉛刀,漫把吳絲添襪線。
故寫幽懷入草圖,買山無資先立券。
圖中三子知爲誰,我欲挽之爲保見。
粉署王郎贊一言,他日來遊共清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赤縣:指中國。
- 潘閬: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瀵(fèn):泉水涌出的樣子。
- 鯈(tiáo):一種魚,這裏指游魚。
- 腴田:肥沃的田地。
- 佛盧:佛寺。
- 金碧:指金碧輝煌的裝飾。
- 軒冕:古代官員的車馬和服飾,代指官職。
- 蒐羅:蒐集。
- 越砥:越國的磨刀石,這裏指磨刀石。
- 吳絲:吳地產的絲線,這裏指絲線。
- 買山:指購買山地以隱居。
- 保見:保證,見證。
- 粉署:指官署。
- 清燕:清雅的宴會。
翻譯
張子我三年遊歷中國各地,每次望向西山都心生眷戀。 我的朋友潘閬突然來訪,告訴我西山的美景令人羨慕。 玉泉從山根涌出,晴空中的雷聲讓山彷彿在顫抖。 澗水環繞着我的讀書莊園,落花與游魚在其中迴旋。 沿澗的肥沃田地超過百畝,春蔬秋果應已種滿。 推開窗戶正對着佛寺,紫翠之間金碧輝煌。 先生有意在此定居,既可隱居修煉又可遊玩。 官職與塵世紛擾無法觸及,靜心探究天人之道與聖賢之法。 我聽聞此言無比歡喜,便帶着書籍實現夙願。 幾位高冠長裾的朋友,幫助我搜集珍藏與研習。 嘗試用越國的磨刀石磨礪鉛刀,用吳地的絲線添補襪子。 於是將這份幽懷繪入草圖,買山無資先立下契約。 圖中的三人是誰,我希望能拉他們作爲見證。 官署中的王郎讚許一句,將來再來遊玩共赴清雅宴會。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西山的深切向往和對隱居生活的渴望。詩中通過描繪西山的美景和讀書莊園的寧靜,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文化生活的熱愛。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精神追求的執着。通過細膩的描繪和生動的比喻,詩歌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