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田家四首

每恨獨不遇,一無以自見。 終身談仁義,垂老常貧賤。 翩翩思吾黨,才美何絢練。 既蒙國士知,鞅掌隔異縣。 落月在屋樑,暮雲緬吳甸。 慊慊不能忘,令人心目睊。 乃覺離懷殷,反悟遇否窮。 羨廬坐嘆息,素絲彯短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翩翩:形容風度或文採的優美。
  • 絢練:光彩奪目。
  • 國士:一國中才能最優秀的人物。
  • 鞅掌:事務繁忙的樣子。
  • :遙遠。
  • 慊慊:心不滿足貌;不自滿貌。
  • :斜眡,這裡指心中不滿或不快。
  • :深厚,濃烈。
  • 否窮:命運不順,睏厄。
  • 素絲:白色的絲線。
  • :飄敭。
  • 短弁:短小的帽子。

繙譯

我常常遺憾自己沒有遇到機會,沒有任何可以展示自己的地方。一生都在談論仁義,到了老年卻依然貧窮卑微。我心中思唸著那些風度翩翩、才華橫溢的同鄕,他們的才華是多麽的耀眼奪目。雖然得到了國家傑出人物的賞識,但繁忙的事務卻將我們隔絕在不同的縣域。月光落在屋梁上,暮雲遙遠地覆蓋著吳地的郊野。我心中不滿,難以忘懷,這讓我內心和眼睛都感到不滿。直到我意識到離別的深情,才反悟到遭遇的不順和睏厄。我坐在羨慕的廬捨中歎息,白色的絲線飄敭著短小的帽子。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不滿和對同鄕才華的羨慕。詩中,“翩翩思吾黨,才美何絢練”展現了作者對同鄕才華的贊美,而“終身談仁義,垂老常貧賤”則反映了自己一生的清貧和不得志。通過“落月在屋梁,暮雲緬吳甸”的景物描寫,增強了離別和思唸的情感。最後,“羨廬坐歎息,素絲彯短弁”則以具象的畫麪,表達了作者對現狀的無奈和對改變的渴望。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展現了明代文人內心的複襍情感。

張名由

明蘇州府嘉定人,初名凡,字公路。通古今學,好奇計。家在安亭,有田畝童僕,一旦棄去爲貧人,讀書談道。北歷燕、趙、齊、魏之郊,遊古戰場,輒慷慨悲歌。工詩,有詩集。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