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 新夏

晚霽收梅雨,輕陰舞楝花。前林煙縷暖殘霞。平蕪雙燕、飛去受風斜。 悵望迷南浦,愁心水一涯。滿溝新漲繞田家。不勝聒耳、青草有鳴蛙。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晚霽:傍晚雨停。
  • 收梅雨:梅雨季節結束。
  • 輕陰:薄雲。
  • 舞楝花:楝樹花隨風飄舞。
  • 煙縷:煙霧繚繞的樣子。
  • 暖殘霞:溫暖的晚霞。
  • 平蕪:平坦的草地。
  • 受風斜:被風吹得傾斜。
  • 悵望:失落地望着。
  • 迷南浦:南方的水邊迷茫不清。
  • 愁心水一涯:憂愁的心情如同水邊的一線。
  • 新漲:新漲的水。
  • 田家:農家。
  • 不勝聒耳:聲音嘈雜,難以忍受。
  • 青草有鳴蛙:青草中傳來蛙鳴。

翻譯

傍晚時分,梅雨停歇,薄雲下楝樹花隨風輕舞。前方樹林中,煙霧繚繞,晚霞溫暖。平坦的草地上,一對燕子被風吹得傾斜飛去。

我失落地望着迷茫的南方水邊,憂愁的心情如同水邊的一線。新漲的水流滿了溝渠,圍繞着農家。青草中傳來蛙鳴,聲音嘈雜,難以忍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新夏時節的田園風光,通過細膩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詩中「晚霽收梅雨,輕陰舞楝花」描繪了雨後天晴的清新景象,而「悵望迷南浦,愁心水一涯」則透露出詩人的淡淡憂愁。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精準捕捉,展現了詩人對季節變化的敏感和對田園生活的深情。

張名由

明蘇州府嘉定人,初名凡,字公路。通古今學,好奇計。家在安亭,有田畝童僕,一旦棄去爲貧人,讀書談道。北歷燕、趙、齊、魏之郊,遊古戰場,輒慷慨悲歌。工詩,有詩集。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