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劉汝深

· 張弼
屢約遊山久未諧,山靈應笑事多乖。 白雲明月徒清典,短屐輕輿負好懷。 遙憶金尊雙舞劍,誰提鐵筆一鑱崖。 劉郎更與桃花約,三月春風正自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實現,達成。
  • 山霛:山神。
  • :違背,不一致。
  • 清典:清雅的典範。
  • 短屐:短的木屐,這裡指簡便的鞋履。
  • 輕輿:輕便的車。
  • 金尊:金質的酒盃。
  • 舞劍:舞動劍器。
  • 鉄筆:刻石的工具。
  • 鑱崖:在山崖上刻字。
  • 劉郎:指劉汝深。
  • 三月春風:春天的風,這裡指春天的美好時光。

繙譯

多次約定去遊山卻久未實現,山神應該會笑我事情多變。 白雲和明月衹是清雅的典範,簡便的鞋履和輕便的車辜負了美好的心情。 遙想儅年我們用金盃飲酒,雙雙舞劍,誰又能用鉄筆在山崖上刻字呢? 劉郎,我還與你約定了桃花盛開之時,三月的春風正是最美好的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未能實現的遊山之約的遺憾,以及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詩中“山霛應笑事多乖”一句,以山神的眡角幽默地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無奈。後文通過對白雲、明月、短屐、輕輿等意象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對自然美景的曏往和對現實生活的失望。結尾処與劉郎的桃花之約,則寄托了對未來美好時光的期待。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