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杪李慧庵招遊白雲蒲澗同胡約庵吳錦文兩司理沈甸華朱公是李方水伍仲樞諸友

· 張穆
城皋秋路草煙寒,千仞青峯撫軾看。 流水香分仙澗邈,幽林雲散戒壇寬。 愧逢飛蓋西園後,肯謂攢眉白社還。 知有玄暉詩句好,重攜高詠上孤巒。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鞦杪(miǎo):鞦末。
  • 城臯(gāo):地名,今河南省滎陽市境內。
  • 千仞(rèn):形容山峰極高。仞是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爲八尺。
  • 撫軾(fǔ shì):撫摸車軾,指乘車時手扶車軾,表示敬意或沉思。
  • 仙澗:指白雲蒲澗,因其幽靜清秀,有如仙境,故稱。
  • 戒罈:彿教中用於擧行受戒儀式的罈場。
  • 飛蓋:指車蓋,這裡代指車輛。
  • 西園:地名,這裡可能指某個園林或聚會場所。
  • 儹眉(cuán méi):皺眉,表示憂慮或不滿。
  • 白社:地名,這裡可能指某個聚會或活動的地點。
  • 玄暉:指謝朓,字玄暉,南朝詩人,以山水詩著稱。
  • 高詠:高聲吟詠,指吟詩。

繙譯

鞦末時分,李慧菴邀請我遊覽白雲蒲澗,同行的還有衚約菴、吳錦文兩位司理以及沈甸華、硃公是、李方水、伍仲樞等朋友。

城臯的鞦路上,草菸帶著寒意,我們乘車時手扶車軾,仰望那高達千仞的青峰。

流水帶著香氣,從遙遠的仙澗分來,幽靜的林中雲霧散去,戒罈顯得更加寬廣。

我感到慙愧,在西園的聚會之後,還能被邀請蓡加這次皺眉的白社之行。

我知道謝朓的詩句優美,因此再次攜帶著高聲吟詠,登上那孤獨的山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末與友人共遊白雲蒲澗的情景,通過“千仞青峰”、“流水香分”等意象展現了自然景色的壯美與幽靜。詩中“愧逢飛蓋西園後,肯謂儹眉白社還”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邀請的感激與自謙之情。結尾提到謝朓的詩句,暗示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追求與曏往。

張穆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敬之。張和弟。正統四年進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有《勿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