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書所見次姜中書立綱韻

· 張弼
千百饑民走渡河,爲聞齊魯麥苗多。 不知亦被連年旱,了卻公私有幾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饑民:指遭受飢餓的民衆。
  • 齊魯:古代山東地區的別稱,這裏泛指山東。
  • 麥苗:小麥的幼苗。
  • 連年旱:連續多年的乾旱。
  • 了卻:結束,完成。
  • 公私:公共和私人,這裏指國家和個人的糧食儲備。

翻譯

成百上千的飢餓民衆涌向河對岸,只因聽說山東地區的麥苗茂盛。 卻不知那裏也遭受了連年的旱災,國家和個人的糧食儲備還能剩下多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時期饑民爲了尋找食物而遷徙的情景,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嚴重饑荒問題。詩中,「千百饑民走渡河」一句,生動地展現了饑民的無奈和迫切。後兩句則通過對比齊魯地區麥苗的茂盛與連年旱災的現實,深刻揭示了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破壞以及對人民生活的嚴重影響。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注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