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喜雨二首

乍辭閶闔捧天書,澍滿郊圻柳拂渠。 靈雨總關明主德,恩膏先到使臣車。 玉糈艘駛桃花水,綠野謳閒柘影鋤。 諮命親承何以報,願敷聖澤遍青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閶闔(chāng hé):神話中的天門,這裏指皇宮的正門。
  • 天書:指皇帝的詔書或重要文件。
  • (shù):及時的雨。
  • 郊圻(jiāo qí):郊外的田野。
  • 柳拂渠:柳枝輕拂水渠。
  • 靈雨:指及時的好雨。
  • 明主:賢明的君主。
  • 恩膏:恩澤。
  • 使臣車:使者的車輛。
  • 玉糈(yù xǔ):精美的糧食。
  • 桃花水:春天桃花盛開時,因融雪或春雨而漲的河水。
  • 綠野:綠色的田野。
  • (ōu):歌唱。
  • 柘影鋤:在柘樹影下鋤地。
  • 諮命:皇帝的命令。
  • 聖澤:皇帝的恩澤。
  • 青徐:古代地名,指青州和徐州,這裏泛指中原地區。

翻譯

剛剛離開皇宮,手捧着皇帝的詔書,一場及時的雨灑滿了郊外的田野,柳枝輕拂着水渠。這場好雨總是與賢明君主的德行息息相關,恩澤首先降臨到使者的車輛上。精美的糧食隨着桃花水迅速運送,人們在綠色的田野上歌唱,在柘樹影下悠閒地鋤地。我親自接受了皇帝的命令,該如何回報呢?只願皇帝的恩澤能夠遍佈整個中原地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離開皇宮後,看到一場及時雨滋潤大地,感受到皇帝的恩澤廣被的情景。詩中,「靈雨總關明主德」一句,巧妙地將自然現象與君主的德行聯繫起來,表達了對明君的讚頌。後兩句則表達了對皇帝命令的忠誠與對廣大民衆的關懷,體現了詩人的政治理想和爲民情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張國維的高尚情操和文學才華。

張國維

明浙江東陽人,字九一,號玉笥。天啓二年進士。授番禺知縣。崇禎初擢刑科給事中,劾罷閹黨副都御史楊所修等,嘗諫帝“求治太銳,綜覈太嚴”。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安慶等十府。以農民軍勢盛,請割安慶等府,另設巡撫。後代陳新甲爲兵部尚書。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輔,下獄,旋得釋。命赴江南練兵輸餉。南都陷,請魯王監國,任兵部尚書,督師江上。還守東陽,兵敗投水死。有《吳中水利書》、《張忠敏公遺集》。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