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爛柯山

· 朱熹
局上閒爭戰,人間任是非。 空教採樵客,柯爛不知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爛柯:làn kē,圍棋著名典故,語出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從那時起,很多與圍棋有關的故事都以爛柯指代,如《爛柯譜》等。相傳晉朝時有一位叫王質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州市爛柯山)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邊大石上正在下圍棋,於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邊地上,駐足觀看。看了多時,童子說「你該回家了」,王質起身去拿斧子時,一看斧柄(柯)已經腐朽了,磨得鋒利的斧頭也鏽得凸凹不平了。王質非常奇怪。回到家裏後,發現家鄉已經大變樣。無人認得他,提起的事,有幾位老者,都說是幾百年前的事了。原來王質石室山打柴誤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間百年。

翻譯

在棋盤上悠閒地爭戰對弈,人世間任憑是是非非。只白白地讓那砍柴的人,直到斧頭柄爛了也不知道歸去。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圍棋世界與人間的不同狀態。前兩句寫出了在棋局上的爭鬥以及人間的種種是非複雜,後兩句則通過「空教」一詞傳達出一種時光流逝、渾然不覺的感覺,以「柯爛不知歸」的典故進一步烘托出那種超脫於塵世紛擾的意境。全詩富有哲理韻味,展現了詩人對世事和圍棋的獨特感悟。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