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西山鄧將軍二首

細柳南來久駐師,海波誰識漢旌旗。 穴中狐兔無三窟,閣上麒麟肯後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細柳:地名,在今陝西省鹹陽市西南渭河北岸。此処借指軍隊的駐地。
  • 海波:海上的波浪,這裡指代海防、海疆。
  • 三窟:指兔子有三個藏身的洞穴。比喻有多処藏身的地方或多種避禍的準備。出自《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
  • 麒麟: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這裡比喻傑出的人才。

繙譯

大軍在南邊的細柳之地長久地駐守著,海疆之上有誰能知曉漢軍的旗幟呢? 洞穴中的狐兔難以有多個藏身之処(寓意敵軍難以逃脫),樓閣上的麒麟之才怎肯甘居人後呢(指鄧將軍有非凡的才能和抱負)。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鄧將軍及其軍隊的描寫,表達了對他們的贊美和期望。詩中的“細柳南來久駐師”描繪了軍隊長期駐守的情景,顯示出軍隊的堅毅和耐力。“海波誰識漢旌旗”則強調了軍隊在海防上的重要性,卻未被充分認知,有一種懷才不遇的感慨。“穴中狐兔無三窟”暗示了敵軍無処可逃,展現了軍隊的強大戰鬭力。“閣上麒麟肯後時”則突出了鄧將軍的傑出才能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整首詩意境雄渾,語言簡練,通過巧妙的比喻和象征,生動地刻畫了軍隊和將領的形象。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