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侍御李公還臺三首

乘驄御史自名家,攬轡風流海內誇。 去後甘棠遺五穗,向來瓊樹有三花。 金莖秀擢盤中露,銅柱煙籠海上槎。 疏草定知歸日奏,一時貂珥盡京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cōng):青白色的馬,此處指侍御所騎之馬。
  • 攬轡:拉住馬繮,指駕馭馬匹,亦指巡行天下。
  • 甘棠:傳說周武王時,召伯巡行南國,曾在甘棠樹下休息,後人思其德,因作《甘棠》詩。後以「甘棠」爲頌揚官吏政績的典實。
  • 瓊樹:仙樹,這裏指傑出的人才。
  • 金莖:用以擎承露盤的銅柱。
  • 秀擢:秀美挺拔。
  • 銅柱:這裏指的是邊遠地區的標誌。
  • 煙籠:被煙霧籠罩。
  • (chá):木筏。
  • 疏草:奏章的草稿。
  • 貂珥:本指貂尾和插戴於冠的金璫,這裏借指侍御。

翻譯

騎着青白色駿馬的御史出自名門,駕馭馬匹的風采在國內被誇讚。他離去之後,如甘棠般留下美好的政績,向來如瓊樹般是傑出的人才,有着出衆的才華。銅柱上的煙霧籠罩着海上的木筏,那擎承露盤的銅柱秀美挺拔,盤中的露水晶瑩。他所上呈的奏章草稿一定能確定歸來的日期,一時間,京城中的侍御們都盡顯榮耀。

賞析

這首詩是對侍御李公的讚頌。詩的首聯描繪了李公作爲御史的風采和名聲。頷聯通過「甘棠遺五穗」和「瓊樹有三花」的典故,讚美他的政績和才華。頸聯以「金莖秀擢盤中露,銅柱煙籠海上槎」的形象描寫,展現出一種宏偉的氣勢和邊遠地區的情景。尾聯則表達了對李公歸來的期待,以及對京城中侍御們的一種整體的描述,暗示了他們的榮耀和重要性。整首詩用詞華麗,意境開闊,通過一系列的意象和典故,充分展現了對李公的敬仰和讚美之情。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